視覺傳意設計的評論及評審

這書出版至今已有七年,是 2011 年的作品,與《切切平面設計》相隔十年,今次同樣是 copyleft,歡迎下載。《切切平面設計》談的是設計生態,而《視覺傳意設計的評論及評審》談的是設計評論及評審的方法,推廣此書時是以「拋磚引玉」為標題,因為和《切切平面設計》一樣,同樣是香港的「第一」,第一本談視傳設計評論方法的書,同樣可悲的是「拋磚未能引玉」。

向來認為香港設計應有三大基礎支柱,設計思維、設計管理及設計評論。前兩者都曾是設計學界一時之熱話,後者則罕有談及。出版這書純是個人意欲,完全沒有考慮大市場,所以書名也是「趕客」之作,但只要是有心人,並不會介懷這個嚴肅的書名。設計評論及評審非常重要,若對它沒有正確的觀念和教育,再去談設計思維和設計管理是沒有意思的。

若要找《視覺傳意設計的評論及評審》的紙本,可到公立圖書館借閱,否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pdf 版,我似乎每隔十年便會有新的著作,那要看在 2020 年會否有新書完成。

陳嘉興

下載連結:
視覺傳意設計的評論及評審

切切平面設計(修正版)

時光飛逝,《切切平面設計》已經是 18 年前的著作了,18 年是漫長的時日,如果當年你正修讀設計,或剛畢業進入職場,今天你可能已是資深的設計師、美術指導、一間設計公司的老闆,或甚至已離開這個行業。18 年後重拾這本著作,當然感慨良多,這是我第一本著作,當年只有約十年工作經驗的我,膽粗粗,一鼓作氣的寫下這書,而且敢說是香港第一本談及本地「設計生態」的著作,可惜的是,直至現在,它仍是第一本。

沒有太多顧慮,只抱著「面對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自資出版了這書。幸運的是當年初版全部售罄,反應不俗,有從事設計的朋友感謝我把他們的話說出來,也第一次到電台接受訪問,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有一次乘坐地鐵,看見一女孩正閱讀這書,想誰也不知這書的作者就站在她對面,這種高興和滿足是旁人難以感受的。多年後,一些在學時期也曾讀過這書的人,而今天卻成為朋友,人的緣份也藉由這書牽引著。

重拾《切切平面設計》,主要是把多年前這書的設計檔案,轉換成 pdf 檔,放在網上給大家下載。上年香港有兩間歷史悠久的設計書店相繼結業,我也不打算以實體書發行次版,今次我稱這個 pdf 為修正版。

重看這書,當然發覺在寫作或設計上問題多多,畢竟它是 18 年前的作品,如果那麼多年後仍覺問題不太,那有問題的應是我才對。今次的修正版內容無變,但糾正了一些錯誤及寫作上的語法問題,清除大量的「贅肉」,及改善版面設計等。

18 年前香港的平面設計業當然與現今的不同,雖然書中部份內容已過時,如提及有關設計公司的電腦應用、資料庫的倡議等。香港平面設計的生態情境,製作技術和科技應用等都已有很大改變,但書中內容背後的思想概念,相信仍有參考價值,也值得細味回顧。

陳嘉興

下載連結:
切切平面設計

香港設計師版權挑戰:專業實務運作及社會認知困境

我最早接觸與版權相關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插圖師受聘於客人,作品完成了,客人非常滿意,讚不絕口,但後來客人發現插圖的下角簽了插圖師的名字,出事了,客人居然拒絕收貨……(當然現今也有不少例外的情況)

這是我最初俢讀設計時,導師告訴我們的真人真事,想說明在受聘創作中,作品、創作者及客戶三者的關係。在設計行業打滾多年,經常遇到版權相關的事情,心想,為何當年修讀設計時沒有一科是專門教授版權知識的,或納入我多年前提出的「設計倫理」之內?

後來有機會在企業裏做研發工作,多了機會接觸專利或版權事項,你便發覺事情並不簡單,我才明白為何設計學院難以籌劃這類課程,事實上,複雜的版權或專利事務,就是連創作者本身也處理不了,需要透過專業的 IP 律師處理代辦,簡單的尚可理解,但一遇上受聘、合作、抽象的外觀設計或專利時,就會變得複雜,而且各處鄉村各處例,香港與大陸的已有很大差別。

記得當年受聘於某公司做研發工作,入職前的合約就是「所有在本公司的研發項目,包括概念、草案……的版權都歸本公司擁有……」,總之一份由律師為你精心準備的合約就放在你面前,沒有一點漏洞,優勢全在資方身上。

雖然版權知識非常專業,但當年我們遇爾也會去聽聽由生產力促進局主辦的「雞精」講座,記得有次提及「只要作品出自創作者手中,創作者就有自然而生的版權」,這對於單纯的創作絕對是對的,但一涉及合作、委託或聘用,事情就不一樣,這裏我也難以解釋,很多時在於雙方在文件上的協議,專家講者也提點我們,若有糾紛,法官如何判,是基於所有物料證據下,「相信」那一方的。

我曾辦過一些 freelance 專業操守的課程,內裹有建議版權的應用條款,我引用加拿大設計組織 ( The Association of Registered Graphic Designers of Ontario ) 倡議使用的版權條款,條款分三項,分別是「買斷」(即客戶全權擁有作品的版權,作品完成後,若創作者想再使用作品,必需取得客戶同意)、「無限制使用」(版權仍屬創作者擁有,但客戶可就作品無限制使用)、「一次性使用」(版權仍屬創作者擁有,客戶只能按每次合約中的範圍使用),設計工作開始前必需在合約中列明是那一項版權條款,雙方簽署後才開始工作。

其實每項都有其實際的使用邏輯理由,舉例 logo 設計,一般都是用「買斷」,道理很簡單,一個這樣重要的設計項目,客戶是不希望版權同時也在別人手上(包括原創的設計師在內),作出乎客戶意料之外的使用,例如原創設計師有意在媒體上發文 《出自我自己最不滿意的十件作品》,又或是原創設計師將作品放在一個不乎合客戶品牌策略的展覽中,總之,這些使用都會對客戶做成損害,客戶為保障自己,一定「買斷」版權。

即使這樣,我替一些企業做 logo 設計,他們買斷版權,我也要求附加一項「原創設計師可用該作品於自身宣傳 self promotion 上」,至於其餘兩項,也有其使用理由,由於不想文章太長,有機會再補充解說。如果你問我,上述的版權條款實際的使用情況如何,就我而言,「大客」、「生客」或重磅項目,我一定做足全套文件,雙方明白及簽署後才開始動工,但有很多熟悉我的好友客戶,從未見我附上上述版權合約,是因為信任或默契,相信也不會在項目中「出事」,況且也不是什麽千萬預算或潛藏無限商機的大項目,那麽就簡簡單單的簽了 PO purchase order 便去馬。

當然我是希望這種版權的專業操作能盛行,普及到大家都覺是自然的事情,但香港人普遍對版權的了解不深,很多時候,我在報價中附上上述版權條款,不少客戶因少見及不理解,便會慌張起來,自覺會不會驚動了高層,如何向高層解釋,怕把事情變得複雜,一種「怕事」的心態自然而起,弄不好反而失掉合作機會,坦白說,很多香港人對創意及文化產業中的營運操作理解膚淺,只把創產中的交易看成簡單的買賣。

AI 能取代設計師嗎?


2022 年尾,才開始有人討論 Chatgpt 或 Midjourney 這些 AI 功能,今年年頭,大家都看到這些 AI 所能做到的。大概 2022 年中的時候,這些 AI 的應用,似乎還在遙遠的天邊,今天我在 youtube 上,便看到如何利用 Midjourney 設計網站的 landing page,而且效果還不錯( 但小部分仍需人手改良 )。

有一種技術稱為「顛覆性技術」,它突然出現,然後可以快速淘汰所有現存正在應用的技術,例如當年 Memory Stick ( 俗稱手指的東西 ),便把以往一直沿用的便㩦磁碟一概淘汰,AI 在設計行業中,會否是顛覆性技術?

早幾年,我為某雜誌寫了最後的一篇文章《給設計師的最後敬告》,提及設計已經「普及」,因設計資源的流通開放,識業設計師應該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角色。言猶在耳,民用 AI 橫空出世,也在藝術及設計的範疇出現。

我經常向身邊的設計師朋友談及角色轉變的需要,可惜無論學界或業界,似乎都沒有討論關注,而今次 AI 的介入,言之鑿鑿,說會取替設計師的工作,究竟 AI 會對現行一般的職業設計構成什麼影響?

要解答這條問題,當然不能以一句「AI 將會取代設計師的工作」了結,反之要先理解現有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及性質,再比較現有 AI 能力所能達到的,才可以有較清晰的答案。關於「設計師的工作內容及性質」這點,我曾在以往的論述中不厭其煩的提到其重要性,可惜較為「貼地」的研究或紀錄欠奉,我亦不打算在此加以說明。設計師的性質種類有多少?用於「創作」的時間有多少?在日常工作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剩下來的工作又是什麽?那些工作與其「創作」又有什麽關係?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考量。

現在談及的 AI,遠遠還未到擁有意識、情感及高端邏輯導向的地步,現在的 AI 只能說是資料導向,擁有某程度的辨識能力,及有強大的資料整合及再生能力,意思是它其實是不能理解「自己」正在做什麽或有什麼意義,但很多時它卻給你一種錯覺,以為它有自我意識,其實是它的資料整合及再生能力所給你的幻象。

所以現行的 AI 不能有自己的品味喜好,不能有審美能力(但相信某程度的美學功能是可以做到的),不能做出於指令以外的判斷或連繫,也沒有產生概念的能力。

多年前曾在一講座中聽到:「創作是元素的再組合」,我想對「創作」有研究或實踐的朋友必會明白這話的意思,現在常說的「創作工具」,其實都是元素的組合或處理方法。

如果「創作是元素的再組合」,那 AI 確實可以為你提供無數的選擇方案,因為它可以運用龐大的資料庫,快速地進行運算組合,像 Midjourney 的 AI 合成圖像,你只需輸入作指引的 prompt ,它就可以產出以現有的風格作參考的合成圖像,但需注意,它是不能創造風格的。

但這些作出指引的 prompt (或稱 keyword ),都是由人(設計師)輸入的,AI 不能無中生有的去執行一個「創作」或針對特定問題去產生一個解決的新方法或概念,至少現有的 AI 未能做到這點,其次當 AI 能生產大量的選擇方案,那問題便在於誰去作出選擇,誰去決定那個方案是最好的?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介紹研發式(R&D)及風格化( Styling )兩種設計的分類,今天 AI 的應用,可說是對風格化的影響較大,例如我可透過 Midjourney 的功能,去產出四款外形材質不同的電腦滑鼠外型,在 prompt 上輸入材質名稱,再輸入「Star Wars 角色」,就有四款不同以 Star Wars 角色設計的電腦滑鼠圖象,但這種 AI 設計的功能,不能替你研發出具有新功能的滑鼠,但可以為你在外觀造型上提供方案。


在視傳設計上,我們不妨回顧一些過往技術的發展,再思考它會如何影響設計工作的生態。

  1. 電腦排版或 computer graphic 的出現,起初是英文系統,後來中文系統及中文字體的普及,「植字」這個行業隨之消失。
  2. 用了電腦做設計,自然會有檔案輸出,傳統印刷工序上的「分色」(Color Separation)方法逐漸淘汰,電腦分色取而代之,直至電腦直接把檔䅁輸出至印刷鋅版上,電腦分色再簡化轉型,分色行業經過數次急速的技術轉變,跟不上的自然被淘汰,而製作分色用之「正稿」已不需要,當然「正稿員」這工種也隨之消失。

舊式分色製作所使用的影機
.
  1. 電腦性能提升及價格下降,不同類型的軟件亦開始普及。過往「執相」(Photo Retouching)的工作需外判至有高性能電腦的工作室處理,但隨著上述原因,設計師已將其「包攬」為自身的工作,一些 3D 的插圖設計亦有同一情況。過往一些單靠做執相或 3D 插圖的設計師亦需回歸大隊(過往用傳统工具做執相及插圖的技師,亦因軟件的普及需重新學習適應),其次光碟 CD Rom 的普及使用,互動設計亦開始漸露頭角。 
  2. 互聯網開始普及,互動及網頁設計成為新工種,不少設計師亦轉向這方面發展。其後為配合這趨勢,動画的需要及軟件 flash 的出現,亦衍生出不少相關工作。不少平面設計師由多年只處理「靜態」設計,轉向處理多媒體的「動態」設計。
  3. 隨著網絡性能提升,網上的設計資源亦漸豐盛,大量 Stock Photos, Stock Footages, Vector Art, Fonts 等可以付費或免費下載,而 Stock Photos 及 Stock Footages 的價格更見便宜,直接影響商業攝影的生態。
  4. 攝影器材降價普及,自從各大相機廠商推出低價的高質單反數碼相機,國產低價的燈光設備,不少人能以很少的預算添置影樓設備,以往要廿多萬以上的攝影器材,現在數萬元便可,以往很多交由影樓的攝影工作,現在設計師也可自行處理。
  5. 智能手機的盛行,社交媒體及 App 的出現,全面影響過往的廣告行業的生態,設計工作面對新媒體的出現,無論形式及內容上都有所改變,新的工種如 UI, UX 設計的出現,傳統媒體也有性質與使用量上之改變,因此一些傳統的設計職位(如排版員、雜誌設計師)也隨之減少。
  6. No code website builder 開始盛行,非專業設計的人士也可自行在網上製作網站,而且大多數 Website Builder 能提供大量的 Template 給用戶使用,除非對網站有特別的程式要求,否則應付一般的網站製作,已是綽綽有餘,而這種趨勢,也直接影響過往全職網站設計工作的公司或人士。


以上只列舉近三十年在視傳設計上的一些改變,未能盡錄,但可粗略的歸納為以下數點:

  1. 簡化生產過程及降低生產成本;
  2. “De-skill” 即去技術性,將技術推向非專業性的普及版,以及設計資源開放(Stock Photos, Free Fonts, Online Software…);
  3. 新舊媒體的交替,引至工種的新增或减少,及工作性質的規模轉變。

    現階段的 AI 對應上述三點,會對本地的設計生態又有何影響?即 AI 如何能簡化過程及降低成本?會否令新媒體或應用出現,繼而衍生新工種或取替舊有的?

以我的經驗而言,現時香港的設計師,不少在工作上並非全時間在創作的,例如產品設計師的日常工作,有大部分都是處理設計與生產間之聯繫或協調工作,即使視傳方面,也非如以住般的純粹「圖象產生」。AI 在圖象產生方面無疑是效率驚人,但它是不能產出原創概念,也不會做設計前的策略部署或分析,也不會與客戶開會或作設計顧問的服務,所以我預料現階段的 AI 只會成為設計師身旁的一種強大工具,至於它能否取代「設計師」,這視乎設計師本身工作的純粹程度,如果你的工作是傾向風格化(Styling)和較集中做圖象產出,那你的工作「成份」可能會被重新安排配置,或如果你只做單一風格的圖象產出,那你被 AI 取代的風險會較高,就算沒有被取代,相對市場對你的技術需求會大減,這點某些類型的插畫師就需要注意了。無論如何,技術與人之間的互動,都好在乎那一方能轉型適應。


参考連結

給設計師的最後敬告

有關研發式(R&D)及風格化( Styling )兩種設計的分類,可參閱:
舊文重温:設計在香港的綜合形象

如何應用 AI 在網頁設計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t26KNuGdo

感動與拆解

Distorting Dimension 1—Desire 扭曲空間—慾 Acrylic on Canvas 47 x 75 cm 1998

按:此文是筆者於 2002 年時的個展 The Reflections of Life & Society ( The Painting Exhibition by Chan Ka Hing ) 中附帶的文獻,但遺失註釋,而大部分註釋則來自《托爾斯泰藝術論》及班雅明的文章〈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


觀賞的現象

觀察面對視藝作品的人,他們普遍有兩種觀賞態度:

. 透過感受藝術家對作品的處理,期望得到某種感官或情感上的刺激:
看!這幅畫畫得多精細,多像真……”;
我最喜歡這件作品,因為這是我所喜愛的顏色組合!
這幅畫最能感動我,畫上的老人令我回想起以往的滄桑!

. 盡力運用思考和想像力,去理解創作者的原意及藝術品最終想表達的訊息:
這個只有方形組合的作品,我完全不知道它想表達什麼訊息!
我不能肯定這個作品是否想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可能是吧!
都不知想表達什麼!我是外行,不懂欣賞!

也有人認為只有牽動人心美善的作品才算真正的藝術品:
「藝術,不是為了解悶或興奮的感官享受;也不是服務少數者嗜癖的審美活動。藝術,並非時髦的潮流;並非詩意的代名詞。它真正的特性是,表達人對生命真締的了解及廣博美好的情感,並進而喚起其他心靈對人類和世界的關懷。」1

從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及
普及文化上的複製影象看視藝功能感動

無疑能牽動美善,感動人心的作品是佳作,但從現代社會的角度來看,藝術品(意指被界定為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的功能和角色是否就這樣單一化,或只流於形式主義上賣弄視覺技巧的物品。

事實上,這種被界定為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亦漸漸遠離大眾,而被大量「普及或流行文化」佔據陣地。坦白說,我們的社會是包含著形形色色的資訊及影像傳遞工具(印刷品、電視、電影等),它們對於乘載影像的能力並非淺薄,我們也絕不是停留在印刷水準低劣或黑白電視的年代,若只追求感動人心或官能刺激的影像而去觀看一場視藝作品展,倒不如看一場荷里活電影,或瀏覽一本印刷精美的書刊雜誌來得方便實際,這點是作為一個藝術家不能否認的,因為在這些媒介中,是同樣可以找到牽動美善,感動人心的作品,若真的要找出它們之間的分別,我們只可以極其量的針對「複製影象」所欠缺的「本真性」2 和那些原作筆觸中所蘊藏的「生命力」,但這些條件對於一個並不苛刻,只追求影像的表面功能、感動人心或官能刺激的觀眾來說是不太重要。

一本地理雜誌上一幀滄桑老人的照片能夠感動我,一張唱片封套上的插圖能令我為它的意念或表現技巧讚嘆不已,但為何我們總不能以「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的心態去看待這些物品,若我們仍留戀以往視覺藝術功能單一化觀念,即以「感動人心或官能刺激」為視藝的目的,那麼我們必需承認,在「精緻文化上的視覺藝術品」中,很大部分的功能是可以被「普及或流行文化中的複製影象」所取替的。而這一觀點是單從視藝作品表面的影像功能出發,卻沒有把它聯繫到作品內外種種的機制及脈絡因素。而反觀現今視覺藝術品(意指被界定為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功能和角色,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我們都習慣於「被」刺激和感動……

由影像傳遞工具所乘載的「藝術品」(複製影象),其欣賞過程是「被動性」的,觀眾是暴露於大量影象載體(印刷品、電視、電影等)的包圍中,觀眾是處於「被」刺激和感染的狀態,影象被移植到載體上的時候,已不再是影象與觀賞者一對一的直接關係,而是隱藏著市場和生產環境等等的因素,因為影象載體也是受著同樣的因素影響,因此被乘載的影象是賦與了默認的任務,而這個影象的詮釋也是被預設,觀賞者的反應也是預期的!若視覺藝術的功能只侷限或聚焦於「感動人心或官能刺激」的單一層面,觀賞者對藝術品的詮釋和反應就很容易被規劃及市場化,如果處理不當,視覺藝術品的創造和自主性,就很容易被其它「大量的」複製媒介(影象載體)所控制、利用或取代。

再思視藝功能,欣賞過程的另一重點—拆解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視覺藝術品在這時代應擔當怎樣的角色,當然美和善絕對是藝術品中重要的財產,但在這個影象複製的年代,藝術品已失去了昔日的「光暈」3,我們對視覺藝術功能的演繹,是否仍停留或聚焦在「感動人心或感官刺激」的被動性中,而忽略了視覺藝術品所賦予每一位觀賞者各自的「獨立思考空間」,也漠視了這個空間在不斷被機制和脈絡塑造的社會中的存在價值。

要從藝術品中建立能賦予觀賞者的「思考空間」,是依靠「符號組合」的營造。而在每一個符號的處理,能釋放出多少給觀賞者所能理解及塑造詮釋的空間,是掌握在創作者的手中,也應盡量避免受太多外在機制及脈絡因素的影響,而作品中所包含的思考、感動和官能刺激的功能,是按創作者對符號創造及組合有意或無意的操控、平衡和部署,而作品背後是可能隱藏著某種創作動機。

一但藝術品完成之後,它的獨立及自主性便自然而生。創作者對藝術品的詮釋只是流於創作者與藝術品之間的關係,當藝術品脫離創作者而面對觀眾的時候,藝術品便營造出一個獨立的空間,留給觀賞者自由的去塑造藝術品與他們之間的關係,這種由觀賞者作出的詮釋演繹,是經由藝術品觸發觀眾對世界的主觀感悟。因此視覺藝術品在當今的角色,是應該有相應的欣賞方式來配合和調節,創作者應該向大眾強調作品欣賞方式的「焦點」,應該由以往被視為單一「被動的感受」轉移或包容至「主動的拆解」,強調藝術品的欣賞過程應該是「主動性」的4,而不只單方面「被動性」的接受藝術品的情感牽動或官能刺激,觀賞者必須對藝術品作出靜思和聯想,拆解藝術家營造的符號組合,再次重組成為自己對藝術品主觀獨立的詮釋或感受,這種拆解與再組合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種獨特的思考訓練,更應視為一種樂趣!

為藝術而藝術?

而「為藝術而藝術」,可以被看成一種對符號的極端處理,或許某些「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已達到無從理解和入手,不能給大眾進行詮釋的境地,作品的獨立或自主性已無須考慮到與觀賞者之間的關係!藝術品在社會的角色相應地變得含糊不清,「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品單憑美學功能而站立在大量影象乘載體包圍的世界中,便顯得勢孤力弱,亦漸受大眾遠離,「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品只能退守在藝術界的小圈子世界、某類社會小眾的「興趣嗜好」,或成為藝術市場的「貨品」。要停止藝術品(意指被界定為精緻文化上的藝術品)遠離大眾,便要為藝術品的「思考空間」某程度與觀賞者的世界拉近距離,以免抽離至虛無之地,同樣也不應太侷限或只聚焦於追求「純美」的境界,而忽略了其它普及文化的複製影象(競爭對手)在當今的特性及優勢。要令觀賞者、藝術品和社會環境三者的關係連結起來,是按創作者對符號創造及處理,給觀賞者所能理解及塑造詮釋的空間和作品背後隱藏的創作動機,這些因素是否能對觀賞者產生獨有的主觀效應。

藝術品與工業產物

而藝術品的其中一項重要價值,就是它能賦予觀賞者各自對藝術品的獨立詮釋或感受,而不單單是藝術市場、脈絡和機制對藝術品價值的狹義定位(由歷史、階級和權威去為藝術品定位),這種「分別」——由觀賞者而引發出來不同的獨立詮釋或感受,就是建立藝術品在社會上有別於「工業產物」的地位(視覺藝術品的複製影象是有工業產物的特質)。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的視藝作品是處於「機械複製的時代」5,遠至達文西的《蒙羅麗沙》,近至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都會出現在一些 T-shirt、海報、畫冊及教科書上,但這些藝術品的原本價值也並非單純的透過複製技術而突破時間空間的擴展開來,而是被結合到「工業產物(T-shirt、海報、畫冊及教科書等)」變成另一種工業產物,當視藝作品成為影象乘載物時候,就很容易落入「期望受眾都能夠有同一詮釋和感受而推算出來的產物(性質近似設計品的產物)」。

所有被挑選而複製的藝術品都是由藝術市場、脈絡或機制孕育出來具「代表性或指定功能」的作品,而這種被設立在代表性或指定功能作品內的詮釋和感受,是與上文提及由「分別」來建立藝術品有別於「工業產物」的社會地位產生矛盾。因為工業產物仍是我們為著同一方向,同一目標,繼而期望受眾都能夠擁有同一功能、同一詮釋和感受而推算出來的產物。現今藝術品與工業產物的主要分別,是藝術品的「符號組合」能在某題材範圍或無題的設定中激發出無窮無盡的主觀詮釋和演繹……

原作的展示及參觀視藝展覽的價值

因此「視藝作品原作」的展出是有其獨特的價值,若這種展示能盡量脫離某些社會機制的控制(如藝術館審批作品的政治或道德取向,評選制度背後的權威和主觀基準或商業動機等)和獨立於創作者的經濟承擔(昂貴的展覽成本或社會對文化發展的資源分配),才能顯出藝術的深層意義,因為這些因素是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創作的獨立和自主性,否則作品只會再次落入「詮釋和反應被規劃和市場化」的弊病中,這種規劃和市場化是某程度令受眾對作品的詮釋和反應設立不必要的框架,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變成一種專橫。6

當然視藝展出是無可能完全脫離機制的操控,但一個理想化及廣義的藝術館功能(此處針對展示藝術品的物理環境,並不牽涉入策展理念),就只是一個寧靜,少受外界滋擾的環境,脫離市場的影響,對不同類別和題材的作品有極高的包容性,一處供觀賞者對作品作出靜思、聯想及對作品進行自己獨有詮釋感悟的地方,這也是參觀視藝作品展的價值所在,也是突顯大眾從複製影象或工業產物到視藝影象的分別。

以上的論述絕非新觀點,只是關注到一些被大眾忽略的問題視覺藝術品的其中一項重要功能,就是「思考空間」的開拓,透個觀賞者對藝術品主觀獨立的詮釋或感受,去感悟屬於他們的世界觀及社會生活的反映!而從藝術品所引發的思考功能,在這個影象符號爆炸的年代,是值得我們強調的!

 

培養下一代人愛上科幻是很重要的

1927年,德國科幻電影《大都會》的宣傳


柏楊說我們應多看科幻,少看武俠,不知有多少朋友明白這點。

我那代人可說是一個分界線,但父母輩那一代,骨子裏一點科幻都沒有,有一次同枱吃飯,電視有一科幻電影廣告,阿媽隨之嗤之以鼻,一句「大話西遊」衝口而出……

對中華文化有研究認識的人,都會明白我們是一個非常現世、現實,或香港人稱之為「實際」的民族,原因都與歷史文化有關,儒家不談怪力亂神、小農文化、加上近代中國多災多難,要填飽肚子已經不易,還談什麽「科幻」。

不是吧?我父母或對上那代人只有「大話西遊」是對的,他們成長的世界,有的是西遊記、封神榜,當他們逃難或偷渡來港,可能會看過《如來神掌》、《大冬瓜》或《十兄弟》,但那不是科幻,那些都只是帶有奇幻色彩的武俠、民間傳說或鄉土情懷的粵語片。

1960年《十兄弟》的電影廣告


我那代人是個分界線是沒錯的,如果你成長於七八十年代,香港英殖時期對日本或西方文化不設防,我們就是受到那邊大量的普及文化衝擊影響而長大的,如果你家境容許,你還可以追看動漫,砌砌模型,電視還有《鐵甲萬能俠》,《大鐵人17》等精釆節目,從這個分界線開始,為七十年代打後的日本動漫及西方的科幻熱潮興奮喝釆。

雖然如此,我那代人仍有不少是與科幻「絕緣」的,他們從未看過 Star Wars,對 Gundam 一點興趣也沒有,他們或許會覺得這些都是幼稚的東西,為什麼?有些是家境問題(漫畫模型都要錢的……),有些則被舊有觀念定型,認為科幻就等於那些千篇一律,超人打怪獸式的英雄主義,所以不感興趣,索性一句:「這是假的」,所以就不喜歡,或簡單的沒有興趣就是沒有興趣,不用多說。或許他們不知自七十年代尾開始,日本的動漫界也開始了他們的「分界線」,由幾套動漫作為開始,進入了他們介定的「新紀元」,當然其中包括了 Gundam,那就是我年少時第一次接觸到動漫的正派人物是可以死掉的,又或用哀傷的角度描述戰爭對年青人的衝擊,難怪當年 Gundam 首播時並不受「小孩子」歡迎,反之將劇集改到午夜後播出。

當年很受小朋友歡迎的日本特攝片《大鐵人17》


「科幻」,其實是科技、城市、現代性的一種思想提升,哲學的思考,甚或是意識型態的植入,可惜不少華人社會,城鄉之間的演化太急速突然,人民的思想根本就準備不來。

六十年代在美國非常流行的科幻劇 Star Trek (港譯:星空奇遇記),是乘載著西方世界不斷向外探索的海洋文化觀,科技上,現在每人一部的手機,就是當年手機始祖 Motorola 研發者受 Star Trek 影響的追夢成果。再回想五六十年代的華人社會,不少人的父母,或祖父母輩,仍是活在田耕的小農社會中,他們何來有這種文化接觸及科技想像?

最近電影《明日戰記》上映,不少評論出爐,當中常見的字詞有兩個,「世界觀」和「設定」,這都是科幻世界裏兩種主要「成份」,世界觀的想像令我們遠離「小我」的侷限,超越時空,想像或預測世界未來走向,是理想主義者的思想養份,而科幻的世界觀往住都隱含不少社會學議題,例如社會結構、資源分配、階級矛盾等,這些都是科幻迷不難察覺的題材內容,令我們再去反思現存的社會狀態。至於「設定」,科幻的介定都建基於對科學的假設和推想,從而引伸出故事素材,令人看後會思考「這可能成真嗎?」,所以越是引人入勝的科幻,其故事中的場景、器物都是越具心思的設定,這都需要事前有豐富的資料搜集及對科技資訊有相當的認識,經典科幻電影 《2001 大空漫遊》,當中就提出發人深省的哲學議題,如人工智能的科學邏輯與人性的衝突,而《朱羅紀公園》的故事作者,本身就是國家的科技顧問,而故事本身亦是按真實的科學技術,再作進一步的推想出來。

六十年代美劇《星空奇遇記》中的通訊科技 “Communicator”


總而言之,科幻世界多著眼於整體的社會世界,即「大我」及科技與人類關係的推敲想像。

對早進入現代化的社會而言,科幻並不陌生,但對於華人的小農社會來說,面對的就是屋外的一塊田,祈求風調雨順外,生活的一切都是繞著儒家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關係而發生,世界觀自然狹小,而五倫世界的文藝創作,也多只圍繞著當中的關係取材,滿清宮廷的窩裏鬥、武林世界的為父報仇,現代職場中的勾心鬥角、豪門爭產的反目成仇等,全都是充滿五倫倫理色彩的題材,自然對世界的理解想像就侷限於此。

幸好香港是華人地區最早進入現代化的社會,上一代因仍有城鄉差異,難與科幻結緣,但自我這一代則完全成長於現代社會,受日本及西方流行文化洗禮,與科幻一起成長,會嚮往科幻世界裏的烏托邦,也會對其描寫的反烏托邦有所警惕顧忌。因此對世界的關注也不只侷限於人與人間的「小我」利益及恩怨情仇,而是更看重「普世」對自身的影響。

既然我們是華人地區最早與科幻結緣的一代,推動下一代人愛上科幻,也應多出一分力。

尋夢者

尋夢者
.

作品以摺床為主體,當年公屋空間狹小,摺床成為擴展睡眠空間的物品,不少「男丁」更將摺床直接架設於公屋走廊或轉角位就寢,這種「周圍瞓」,能屈能伸的精神,直接反映在這種器物上,而當年獅子山下的一代,摺床上的夢,多少能在今天成真?

作品模擬當年「周圍瞓」的體驗,參觀者可直接試瞓這種尼龍摺床,其次「尋夢者」會遊走香港不同地點拍照,試圖將摺床的符號意義連接當下的時空處境。


當年公屋的「周圍瞓」,下圖白圈是舊式的帆布床(網上圖片)

WYCD


下載連結:WYCD Poster A2


你可以做嘅嘢(一):體制外的通識教育

前日向一些中大學生提到「體制外的通識教育」,那何謂「體制外的通識教育」?而我又強調自己向來都「唔 Buy」香港嘅教育制度,主因亦唔係呢一兩年發生嘅事,因為無論英殖時期或依家,「教育」(體制內的)向來都係操控意識形態嘅工具……

體制外的通識教育?舉例,如果由 NGO 搞嗰導賞團去睇香港嘅建築,我會話畀啲學生聽,以前啲「唐樓」唔係咁嘅,原裝嘅,外面全部都係「騎樓」,好鬼靚!不過香港五十年代係短時間有大批大陸難民湧入,當中可能有你啲阿爺或外公,香港負荷唔到,於是將啲騎樓用窗封哂,間多嗰房嚟畀人住……但係點解會係短時間有大批難民湧入?咁你就要用你嘅「技巧」,介紹下大躍進,或解釋下何謂「艱難的探索」。

以往嘅建築導賞團唔會連結到大陸嘅歴史,但你會,再藉住大陸嘅歴史去講你想講嘅嘢,咁你就做到嘢。

咁你嗰問題就再唔係體制內嘅通識教育俾人改成點,而係你點樣可以將啲學生嘅學習焦點由體制內轉移到體制外。

你可以做嘅嘢(二):保留元氣

去留各有自己嘅選擇或原因,但留低冇用?當然唔係!即使你認為冇能力做其它事,你留低唔走嘅價值,都好重要。

大家要明白,掉核彈,係要消滅第一排嘅人同組織,跟住就係文化同教育嘅改造工程,了解對家嘅人,都會知大概嘅「程序」係點,一步一步咁進行中……

滲透换血不在話下,唔係依家先開始,其實已經做咗廿幾三十年,係最有效嘅「奪舍」工程。

我想講嘅係「元氣」,就係依家最重要嘅嘢,當元氣盡失,唔使同你惡鬥落去,你自己都會玩完。走一個,換一個,將來唔使搞乜普教,你走出街,聽到嘅全都係普通話 ,價值觀、意識形態、生活文化,全部都係佢嘅人。

唔走,唔係叫你只可以做個順民,而乜嘢係「偽順民」,自己諗諗係乜。保持清醒,唔好好似上一輩人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所以話「唔走」,其實已經做緊嘢。

你可以做嘅嘢(三):參與,連結,結社

可以做嘅嘢真係好多,兩年很快過去,有朋友人說香港人已醒了,這點我不太認同。

兩年間行出來的人確實很多,但並不代表公民意識的醒覺,因當中夾雜很多感性因素,甚至單纯的利益衡量(可因為修例對個人安危的考慮,多於對公民權利的堅持)。

可從多方面觀察一個社會公民意識的水平,例如「結社」,大眾參與組織團體的氛圍,都可看出這水平。還記得年多前的「工會潮」嗎?香港人好似突然驚醒,我們需要工會,需要各行各業的工會,無論背後動機是當刻的政治原因或「工會」的實際需要,香港人在那刻才知道「結社」的重要(就是團結、動員、議價、甚至是一種抗衡的力量),才匆匆忙忙的急就章起來。

所以現在就看到對家正逐一去打壓僅餘有這種力量的組織團體,瓦解公民社會的基礎,當所有這類組織團體都消失後,香港人才會驚覺以往一直忽視它的價值和意義。

當「結社」仍未成為非法行為,仍未全面受到監控,就要盡量利用紅綫下的結社空間,即使毫不涉及政治的結社行為,也有它的作用價值,多留意及参與組織團體的活動及工作,連結自己工作界别的朋友同儕,連結相關的組織團體等,總之,這些連結,你我都可以做,這也就是他們在入獄前所說的「織網」,也就是公民社會的基礎。

極權社會最樂見的就是社會上每人都自顧自身,單元化,互不相助連結,那就是最好對付及控制的。

你可以做嘅嘢(四):圍爐有用

最近大家都能見到,一些具規模歷史及動員力嘅組織都被一一瓦解,唔好覺得突然,係已定好嘅程序。呢啲具動員力嘅組織瓦解後,公民社會係咪就唔存在,呢點大家要去諗諗。

或者清醒啲,如果你每年都唔去六月嗰個集會,又或者你唔係做教師,最近發生嘅嘢,你可以話對你冇乜影響。其實香港人高估自己公民社會嘅水平,我哋只係一班習慣守秩序嘅人,其實對「公民」概念從不上心。

我有次去某學院講 talk,問在場嘅學生乜嘢係「公民」,冇邊幾個答得出。自己亦都係搞組織嘅人,最能感受到香港人嘅「唔知一個組織係搞嚟做乜,加入去有乜著數?」

香港人對組織嘅「參與」,極其量都只係啲 workshop 同興趣班,僅此而已。一個組織嘅功能唔係只去籌辦興趣班同提供購物優惠,更重要嘅係加強同儕之間嘅 bonding 。

無論商議爭取共同權利 ,或簡單嘅圍爐活動,都有助呢種 bonding 嘅建立。大组織被消失,唔代表其它細嘅唔可以播種生根,年青人應該摒棄那種「討厭組織」的心態,反而從中學習成長,學習點同人溝通,商議同合作,學習點同人建立 bonding 。

試想想對家點解咁針對呢啲組織?好明顯對佢嚟講「組織」就係一種隱患,要清除,而你卻愚蠢哋自行放棄,人際關係「原子化」,這就是對家最樂見的。

你可以做嘅嘢(五):支持及建立經濟圈

經濟圈一般都指飲食或者少數其它類形店舖,其實任何行業都可以形成經濟圈。以往我哋對經濟圈嘅諗法好侷限,又或者懷疑佢有乜嘢用,其實係好多年前,香港係有「紅色經濟圈」嘅,大家可以諗下人哋以前點解咁做。

經濟圈的成敗好視乎網絡的建立或資訊的流通發放,之間嘅互動,同係咪持之以恆,唔係三分鐘熱度。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為經濟圈出分力,除咗日常生活中盡量去幫襯,自己也可以出力去發展擴大佢,無論你係做會計翻譯或裝修,首先喺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去辨別或結識「同道中人」,無論同行或客戶都係,建立網絡,盡量在同道之間做轉介,呢啲都係好簡單,可以係红線之外做嘅嘢。

你可以做嘅嘢(六):保存真相,講真歷史

如果大家有留意 YouTube 或其它網上資訊,近年的確多咗唔少講歷史嘅節目同資訊,呢點好重要,把真相、記憶同真實嘅歷史保留,係大家嘅責任。

回想自己以前所接受嘅教育,即使英殖年代,唔好講啲「誤導」嘅歷史,好多嘢都係講啲唔講啲,有啲嘢想你知,有啲嘢唔想你知,有啲嘢想喺你腦中淡化,鴉片戰爭、八國聯軍、辛亥革命等等,全部都要重頭認識過……

向來歷史都係當權者嘅管治工具,直至互聯網出現,資訊環境改變,自己先有醒覺嘅機會。

依家唔係古代,唔會有「焚書坑儒」,到呢刻香港仍未「完全」封網,資訊嘅搜索同進出仍有空間,所以整理過往真實嘅史料,保存在安全的地方,買唔到嘅書可托人寄過嚟,搞下啲讀書會,就算同朋友飲咖啡時都可以吹下啲歷史經,呢啲唔係只有學者高人才能做嘅事,而係每個人都可以做嘅嘢。

下一代人將面臨洗腦嘅年代,這些歷史資料尤為重要。
Photo from Albert Hsieh CC

你可以做嘅嘢(七):自造媒體

洗腦嘅條件係單一資訊發放渠道,及對所有媒體嘅全面滲透同監控,現階段嚟講,離全面滲透同監控仍有一段距離,羊村事件可以話係殺雞儆猴,亦見第一線嘅書籍及節目下架或取消,但香港始終係一個訊息高度流通的城市,意識形態嘅改造並唔容易。

其實「自媒體」嘅運用可以靈活多變一啲,今時唔同往日,成立自媒體嘅門檻好低,稍為揾啲相關專業嘅朋友,以極低嘅成本,就可以搞自資出版,搞網台直播等等。

冇人叫你搞啲最衝擊紅線嘅内容去自投羅網,但好多內容其實都可以宣揚或教育既有嘅香港價值及意識形態,依家啲人接收資訊嘅情況同以前好唔同,媒體數量越多,洗腦就越難成事。

嚟緊係意識形態嘅對決,有心人要做好準備。

你可以做嘅嘢(八):新社媒生活

聽聞黄絲很吝嗇 share 同 like,我自己就係一個很熱衷 share post 嘅人,那只係一 click 嘅事,對自己一啲損失都冇,好嘅 post,share 出去造福人群,何樂而不為?

社交媒體靠你嘅 data 賺唔少,佢提供啲免費平台又有 share 呢個功能,點解大家唔盡用?佢攞你嘅 data 去賣畀商家做廣告,咁點解你又唔用番佢畀你嘅免費功能去傳播有意思嘅訊息。

生活上一啲簡單行動,已能有所幫助,除咗多啲 like & share, patron 一啲自媒體,協助佢哋發展,或者再盡啲轉埋去啲冇咁仆街嘅社交平台。點解咁做?呢啲已喺上一篇講過,唔再重複,依家係資訊碎片化嚴重,冇主流媒體,又或係全部主流媒體都俾人收編晒嘅年代,正如上篇所講,意識形態之戰正展開,新社媒習慣,只係舉手之勞,唔好淨係做 CD-Rom 啦!

你可以做嘅嘢(九):自我修為

呢篇係「你可以做嘅嘢」系列最後一篇,前後九篇,主要想話畀一啲人知,事情未完結,責任、能力、方法、意義等,一切都在乎你自己,係冇藉口嘅。

社會係由人組成,改變社會,最先就係改變自己,極權最終係要改變每個人嘅思想同行為模式,而「完美的極權」就係先磨滅你嘅抵抗意志,然後令每一個人從心底裏「心甘情願」咁接受極權统治,簡單啲講,就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所以必需毋忘初衷,唔好習慣,唔好麻木,要保留實力,以時間换取空間,啲唔合理嘅,就要識得乜嘢係不合作、不理會,要不斷學習提升(愚昧係極權統治嘅基礎),最重要嘅係拒絕犬儒認命,拒絕失敗主義。

另一方面,要提醒自身唔好放棄公民社會嘅參與,「原子化」係極權社會最樂見嘅現象,如果你從事嘅行業有工會或相關組織,就請支持同積極參與,做實事同謹守專業精神,認識哈維爾講嘅「平行結構」,捍衞本土文化,要保護原有嘅思想價值,意識型態之戰已展開,要守得住自己嘅人格,磊落真誠,上面講嘅其實就係一種個人修為。

最後,如果你已經移民,或係因為呢幾年發生嘅事情令你能夠移民,請唔好忘記所有付出代價嘅人,九篇「你可以做嘅嘢」提及嘅,喺你現在處身嘅自由世界都一樣可以進行。 🙂💪

劣質設計師


想寫這編文章很久了,坊間漸對那些「各打五十大板」的評論文章有意見,即是説,看似偏激的文章,又如何?總好過永遠犬儒,真正有意義的,是你敢於面對、正視及積極解決問題,這是我的人生態度。

*    *    *

劣質設計師充斥香港,但如何介定一位設計師劣質?這點就很少人討論。由教育開始, 很多年青人去讀設計,背後的動機很含糊,香港教育最失敗的地方,是沒有讓年輕人在成長階段中去探索生命和認識自己,以一套既定的標準為各人洗腦,當他們失落於這套標準時,便會感到迷失,每次聽到學生説困擾,除考試壓力外,便是選科,或選擇研究題目(大專生),「自行選擇」是他們的大難題。

説來荒謬,去讀設計的學生,很多都是不知自己可做什麼、可讀什麼的一群,對設計沒有理想期望,他們心想容易渡過兩三年的所謂學設計,出來社會找一分不算是藍領,名字不難聽的工作便算。況且普遍年青人愛動漫,愛新奇型格事物,以為自己會愛上設計。更可笑的是,除了大學外,大部分設計院校都是沒有收生門檻,而荒謬的是你會得知不少學生選修設計的原因,有的是因為不用考試,有的是因為自以為好型好自我等。畀得起錢,學院又無門檻關卡,“HEA” 得過兩年,一紙在手便説自己是設計師,現在各大設計院校,最憂心的不是質素,是收生人數是否足夠。

上述的大概是劣質設計師的「根源」,若你是學生,也希望你不是上述的那一種,請不要誤會,我同意不必用一種功利主義的心態看選科,同意無論你選修什麼科目,也不一定需要與將來的職業掛鉤,同意尋求知識的機會應是平等及公開的,同意無論你在修讀什麼,都可單純看作是一種知識探求或享受學習生活的過程,但最不同意的,是你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什麼!

劣質設計師的根源,主要是一班不太清楚自己「要乜」,“HEA” 著地所謂「學設計」,得一紙證書後進入設計行業混兩餐的人。

很多這類入行者,其實不太清楚設計行業是什麼一回事,或不了解作為一位設計師應具備的特質,社會(包括業界或學界)也把設計行業的資訊及業內情況、流於表面及扭曲地呈現出來。設計行業不是一般行業,它除了要處理很多主觀的抽象價值(如美學上的),還有很多從工作(作品)中表現出來,有關設計師的狀態能力,情況就如運動員一様(可參看本網誌《設計師如運動員》一文),它不是一種單單「任務完成」或「交差了事」便算的工作,一些工作行業,只要你循規蹈矩,完成任務便可以。但設計行業需要你真心愛設計,對設計有持續的熱誠,對世界好奇,對知識尊重,否則你不能成為一位活生生的設計師,只會變成設計喪屍。

換句話説,設計是一種「志業」,從業者需對自身及行業有所要求,甚至擴大至對世界的一種理想或改造,他們都是理想主義者。可惜不少劣質設計師,他們沒有上述特質,只視設計為一工作(Job),是單純的上落班,出糧放假,就是如此。

設計工作的性質與一般工作有別,因此要求設計師的能力質素也特別,我的設計生涯中,感受到本地的客戶對香港一般的設計師,其評價是不高的,相反設計師對客戶也有不滿,客戶認為設計師不懂商業,創意不高,設計師則認為客戶只懂千改萬改,不尊重設計師等千百種劣行……多年的設計生涯中,這些問題經常在設計師之間出現,老生常談,自己也感到厭倦。

因此若立心當一位真正的設計師,就要有其心理準備,在入行前,至少要對這分職業有基本認識,包括工種、層次、要求、薪酬及前景等,但必需注意,要看的不是那些「一將攻成萬骨枯」的成功個案或極端例子,要看的是地區及普遍情況,因為你可能不是那每一百位中的唯一一位設計明星。話雖如此,如果你真心愛當一位職業設計師,十中有九的原因説當設計是一份爛工作,但只要有剩下來一個單純愛設計的理由,你或許會「食得鹹魚抵得渴」,所以不想成為劣質設計師,這點請慎重考慮。

究竟那一種心態才算正確?這關係到設計師本身的性格及對設計「基本概念」的認識,做設計不是搞藝術(雖然設計有藝術成分),先不理會客戶本身,有些設計師本身性格就非常自我,從剛畢業開始便是這樣,若果這種自我不能隨時日經驗而調節,這類設計師都不能在這行待多久,我多年來就曾遇見不少這類年青人,他們難與人溝通合作,而最終都不能待在一間公司裏「打工」,或許他們會轉職到其它行業,或自行創業等。

每人都有自我,分別在於處事中,自我的投放程度有多大,「自我」不是致命傷,但若自我加上自傲,那問題便嚴重了,設計師本身的知識面應是廣闊的,若一位設計師自視品味超脫,思想高人一等,那他如何理解世界不同階層的人及其生活,如何謙卑的去接收自己不懂的知識?這類設計師極其量只能留戀在自視「貴族」的階層裏。

說到底,做設計和很多行業一樣,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如何與上司、同事、客人溝通相處,而做設計更需加上相當的邏輯辯證能力,如果你自視為性格巨星,長不大的小孩,結果只會是「撞板多過食飯」。

回説劣質設計師,就是他們對設計能力的認識有多少。常説設計師的知識面要廣要闊,對事物要有好奇心,絕不是孤陋寡聞的宅男宅女,加上設計專業確實有不少實實在在的「硬知識」,而「硬知識」是什麼?是設計理論,章法守則,或由多方經驗累積出來的知識,設計師雖自問對這些「硬知識」認識多少,不能空談前衛超脫,以盲目破格為借口,實質是不學無術,不知變革為何,上文不接下理。現實是不少劣質設計師,以為認識了丁點兒軟件操作技倆,便可以利用所謂創意的名號混兩餐,自以為是,自欺欺人。

要人家尊重你的職業,你也必需對自身的職業有一分尊重,即「敬業」,也就是先做好自己,問問自己是否一位稱職合格的設計師,那你才能站穩陣腳,才能對行業生態中的種種作出控訴。明白香港的設計生態千瘡百孔,但那不是今天的事,而你卻永遠像個「被虐者」一樣,「呻」可以一時,一刻的情緒宣洩無妨,但當一世的 Loser 則需避免,若你要一世擁抱失敗主義,那請離開這個行業。而真正有意義的,是你敢於面對、正視及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世犬儒。

香港精神︰馬死落地行


上輩人有一句說話「馬死落地行」,今天的香港人變得有錢,已少說了這句話,回想五六十年代,大量國內難民偷渡客湧入,經歷高山大海偷渡而來,都是生命力最強的一群。

我小時候經常聽到:「撈唔掂,最多賣晒副身家,揼架木頭車去賣魚蛋囉!」,確實當年「流動小販」是貧苦大衆的最後防線,大家都有著「馬死落地行」的精神,一無所有,Nothing to lose,就有這種勇氣。

「走鬼呀!走鬼呀!……」,這種情境已成歷史,八十後的香港人恐怕從未見過「走鬼」這一幕,當年流動小販的「流動」,基本就是一種與政策制度的周旋搏奕,所以你從這邊來,我從那邊走,你從那邊來,我從這邊走,因此你會看到小販車有前後手柄,不用「調頭」,立即起動,前後手柄就有此妙用。

如水一般,小販車的設計指向靈活,能滲入大街小巷,見形勢,轉陣地,所以它的尺碼大細,長闊比例,特別配合香港的空間環境,上壆過路柱,進出電梯,都能靈活走位。

最後流動小販都賣自家嘢,不像現在入了舖的小食店,貨源單一,食不出自家味道。

其實當年的小販車,無論在營運或本身的設計上,都最能代表一種香港精神。 

諗至少五年以後嘅嘢

N 年前香港嘅設計生態,啲畢業生諗啲上火星嘅嘢,會畀業內人士笑,認為離地萬丈,不切實際,所以有段時間,IVE 嘅畢業生比理工嘅更搶手,因為佢哋做緊嘅嘢,正正就係啲老闆公司做緊嘅嘢……

N 年後,設計難撈,僧多粥少,設計生態失衡,傳統設計已很「普及」,勢頭難再。今時今日,我反而鼓勵啲學生或設計師朋友,多諗啲上火星嘅嘢,think big & have a vision……

自已係大細公司都做過研發,好明白香港老闆啲心態,以往佢哋嘅思維都好離唔開上述嘅「實際」,要求你嘅嘢都係基於當刻時勢嘅嘢,依家興啲乜,就想你出啲乜,Forecast 範圍唔出三年之外,要過到今年先講將來,但我同同行講,如果係咁不如唔好搞,你真想搞研發?最好諗至少五年以後嘅嘢,信我,點解?

因為如果你 forecast 唔出三年之外,要食快餐,其實你知唔知你依家做緊嘅嘢,人哋五年前就已經準備緊,到你雄心勃勃要推出時,就會發覺身邊嘅同道多的是,而且做得好過你的大有人在……呢啲經驗,我遇過兩次,當你老闆突然發現有人啲嘢橫空降世,仲勁過你搞緊嘅嘢,就會兜頭冷水照頭淋,兩年 project 即刻打入冷宮。

講呢番話,其實係 recall 番我幾年前同啲 VC ( visual communication ) 嘅設計朋友講,諗定啲 VR 嘅嘢係時候啦 (當時 Microsoft 剛介紹佢哋嘅 Hololens …… ) 

Photo; Microsoft Hololens from: Ramadhanakbr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