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車乜乜乜

20160108_175226

Sidecar B A

多年前在工廠區附近工作,午飯時候都有輛「美食車」停在廠廈附近賣飯盒,早年香港工業盛行,工人難找午膳的地方,都會幫襯這類「美食車」,其實只是客貨Van一部,售賣預製加熱的飯盒。

「美食車」這個稱號只是一個概念,凡是有輪的都可稱之為車,在車上售賣食品的形式可以有多種,以往的街頭熟食小販車,其實就是美食車的一種,現在説的「美食車」多是一種具附加條件的概念,如外型較大,有動力(汽油)驅動,內裏有較完備的煮食器材,較衛生,或以較現代管理模式營運的,像歐美流行的 Food Truck 便是。
美食車這個概念的關鍵所在,就是流動,因為在某些地點售賣,人流在整天的經營時間裏未必充裕,所以需要流動,早上在商業區賣早點,中午在學校區賣午膳,或晚上在遊客區賣特色小食,這種流動是針對一些特別地區,那裡找食肆較困難,或所提供的食品種類有限,這種流動形式,是美食車經營之道。

不少人把美食車和一般食肆的概念混淆,認為兩者的存在會構成衝突,其實兩者的形式不同,不能相提並論,美食車沒有固定的食堂座位,煮食器材、空間、所提供的食品種類也不能與入舖食肆相比,你總不能以「掃街」(幫襯街頭熟食小販)代替與你女友(或男友)的燭光晚餐,也不能説電影光碟會影響戲院生意而認為這是不公平,要把它全面禁止。

在設計概念上,形式必需與功能或內容配合,美食車這種形式,必需有配合的食品出售,以往香港的街頭小食,為何會是魚旦、牛什、雞旦仔?這都是在街頭售賣及與其煮食方法相關,煮食速度、所需器材、材料準備及儲存、成本和利潤都是考慮因素,童年時的街頭小食,種類繁多,而且多以小販自家的獨門功夫製作,非常美味,實在是城市的飲食文化精品,因為當時的小販政策與現今有異,也因為街頭熟食小販的門檻低,加上流動,所以往往在街頭上都有所驚喜。自從小販政策改變,這種城市飲食文化由街頭轉移到租金高昂街舖,小食的種類銳減,也因為租金高昂,需降低成本,食品轉為中央取貨模式,味道變得一式一樣。

以往的街頭熟食小販,因為門檻低,所以規模細,加上流動,所以聚散自如。童年時常見小販會聚集於公共泳池門外,或在戲院旁,都會一人一檔,一字排開的賣涼果、烤魷魚、鹽焗雞脾等,能令人們有較多的選擇。「聚散」應是本地美食車的一個重點,香港的城市環境狹窄,街道沒有外地的寛闊,要做到聚散的效果,美食車的設計必需細小 compact,才能聚散於各售賣點,提供多款選擇。以往不少文章也提及港式設計文化需具備 compact 的條件,一人一檔的街頭小食,車細而只賣一款食品,檔主會更專注的去精心製作,反之食品的多元就得靠小販們的聚合去促成,互相補足,若大型的美食車在本地的環境下不能達成聚散的效果,就很難去平衡食品的多元、質素及成本這三項要素,情況像是把現今入了舖的小食店搬到車上,騙到遊客也騙不了本地人。

其實本地的美食車應該如何,以往的街頭熟食小販已累積了不少有價值的經驗,甚具參考價值,只需將這些經驗再去檢視改良,或加點新思維,便會成為正宗的本地美食車,不必把舊有的全盤棄掉。

IMG_0133

20160107_170223

(轉載自筆者在《MH 摩登家庭》的文章)

Photo: 筆者設計的 SideHawker 和 Food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