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呢設計

入行廿載,曾就讀過不少學院,發覺漸有一種能力,能看到作品,大概已知背後的設計師是從那裏就讀。

很多學院聘請任教的老師,都有一種外人看不清的脈絡,「旗手」請人,都會傾向某種屬性,所謂「物以類聚」,因為「旗手」有某種取向和價值觀,或受學院的課程、發展方向、定位,甚或個人喜好所影響。香港的設計教育,課程範圍似有還無,實質任教的老師各施各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某種思想文化漸入學生腦中,出來的作品亦受其影響。清醒的學生,會留意其他人的所教所學,擇善而從。

在評論上,第一線是觀看後的感覺,接著是描述及理論分析,藉此去支持或否定第一線的觀看感,我認為上圖的這一種「騎呢」設計,從設計概念上,很難用一種正常的評論方法去解釋説明,因為「騎呢」一詞本身已難解,就像旺角菜街的騎呢大媽舞,是什麼原因令你總覺怪怪的,是世代的分歧?是文化之差異?還是另類美學?而你看他們跳舞時陶醉的神情,便發覺他們就是活在「自以為」的世界裏。

在自以為很有趣,很有創意的概念上,騎呢設計不是不能分析評論,只是會發現所涉及的範圍因素漸次龐大,這類設計的出現,我相信設計師本身的思想性格或教育背境是主要因素,否則就是騎呢客戶主導了整個設計。

20131116_232948 LR

20150611_091335 LR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