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看作品集?

作品集,英文 Portfolio,設計師的作品集,是紀錄著設計師過往的作品及經驗。

以前修讀設計的時候,或初入行的階段,老師或同事很強調作品集的重要,當年有這樣的概念,無論你在那裏畢業,作品集比你的畢業證書更重要,無論你在什麼公司工作,在初入行的階段,只要公司能提供你學習及發揮的機會,那就不要介懷公司規模的大小,反之最重要是讓你「儲」 作品,精煉你的 Portfolio。

作品集紀錄著設計師作品的屬性及範疇,客戶也可以從中了解其經驗及風格屬性,不用搞什麼傷害設計師尊嚴及破壞行業生態的 free pitch,客戶只需多看設計師的作品集,多與設計師對談溝通,便能理解其設計立場及「專業」性。

但是否懂得看作品集,又是另一回事,有些設計師,經驗只集中於兩三類設計,或只應付過某類客戶,作品範疇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其設計能力,從設計師的眼中看作品集,無論作品種類如何,在非極端的情況下,都能看出其設計知識的運用。

但今時今日,上述對作品集的理解,在現實的設計生態中都出了問題。首先,在現實世界中,很多客戶都不太看設計師的作品集,就算看,也自覺不懂或不認真看,本地很多設計公司老闆應該明白,客戶大都是「介紹」( referral ) 過來的,是先介紹,後看價錢,本地只有極少數設計師或公司,客戶是因為其作品屬性而來的,或許考慮三者(介紹、價錢、作品集)的平衡是有的,但就我的經驗而言,作品集的考慮不是首位,因為客戶自覺會主導整個設計工作,反之客戶的考慮是:「設計可以修改多少次?」,以往有一些朋友介紹設計客戶給我,很多都沒有主動提出觀看作品集。

其次是設計師本身,不知是否有太多不「專業」及無熱誠的設計師,從過往很多面試或聘請 freelancer 的過程中,看到「專業」及懂 presentation 的作品集極少,就算作品生產了,很多設計師都像沒有意欲去把產品樣本搜集收藏,挑選後放進自己的作品集裏,反之又是一批視設計為「揾食啫!」的打工一族。

最後是設計公司,漸漸有些朋友對我説,他們在面試設計師時不太看重他們的作品集,原因是「雜質太多」,意思是作品或許是集體創作,或許經過他人多番的修改過濾,或設計背後有很多不明的客觀條件影響等,因此認為作品集不能反映設計師的設計能力。當然我不認同這觀點,考慮設計師的設計能力,看其作品集是重要的,但不是單看,還要就其作品集的內容與設計師交談,理解其設計過程、考慮及設計知識的運用。

作品集的意義和價值,是本地設計業界的最後一度防線,絕不能失掉。

在〈為何不看作品集?〉中有 3 則留言

  1. KEM TSAI 11 三月, 2013 / 5:55 上午

    很同意您的說法,作品集是重要,且還要看得懂,
    請教一下,可否分享此文章到FACEBOOK上。
    感謝~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