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爭運動的設計思考 1:抬走定扑濕

20141019_004626

首先申報,我曾經被抬走,但卻沒有給扑濕。

集體被抬走是有一定的技巧、目的及部署,而所謂公民抗命,除引發媒體報導外,其中的目標就是增加當權者的管治成本,以達到某程度的脅迫力,成為討價的籌碼。一百個人被抬走,只能引起媒體報導,不能構成脅迫力,一千個人被抬走,會增加當權者的管治成本,但未必能令當權者屈服,但一萬個人被抬走,那就有很強的脅迫力,只要香港七百個人中有一個肯踏出這步,便能有這樣的效果。

但如何能令成千上萬的人,在一個地方安靜的坐下來?在一段已計劃好的時段不離開,而當權者卻不得不把他們抬走呢?這可以是一個設計題目。回看這次佔領,後期黑警出動警棍向示威者狂打,你或許會問,為何不是抬走?而是給打到頭破血流。

讓我們看看當中的邏輯是如何,最初是警方封鎖區域,大量人群在封鎖線外聚集,力逼封鎖線,試圖「逼開」缺口,因人數實在太多,有時反過來卻像人群包圍警方。在這點上,你去問,為什麼不是大家安靜的坐下來?等警方抬走?再進一步,警方在封鎖線施放胡椒噴霧,這是以往的做法,但今次示威者是有備而來,有雨傘眼罩口罩,胡椒噴霧起不了作用。

當然抗爭者不作大規模的被抬走,是在沒有組織策劃的前題下發生,今次最大的分別是,抗爭者並沒有選擇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安定”下來,靜待抬走,而是有兩種主要的狀態,即「擴展」及「防守」。在這兩種狀態下,站在前線的必會和警方發生衝突,而以往的「被抬走」模式,都沒有這兩種狀態。在這點上,你再去問,為什麼示威者會選擇這兩種狀態?

這點是關係到「脅迫力」的問題上,在公民廣場事件之後的佔領,是多年累積出來的一種行動共識,當然包括「佔領中環」運動的伏線及影響,「佔領中環」的劇本結局就是「被抬走」,而為何「佔領中環」卻未能與「雨傘運動」融合為一?這點可容後再談。在雨傘運動中,除了雙學的幾位代表,及少數知名人士外,大多是不知名的市民,「靜坐而被抬走」,只會重複以往的結局,對大多數不知名的抗爭者來説,意義不大。

既然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抬走是毫無脅迫力的結局,那就只有擴展及防守既有的佔領區域,不談示威者的情意結這個重要因素,選擇防守的主因是佔領區內的人數,這是非常關鍵的原因,坦白説,我認為那不是佔領區內的人數多才選擇防守,反而人數少才是主因,無論金鐘或旺角都是一樣,這點從金鐘帳篷陣的「空城計」可感受出來,因為在這樣人數少的情況下給「被抬走」,那是所有抗爭者都不願見到的!那是一個全輸的局面。

「擴展」及「防守」這兩種狀態都必會和警方發生衝突,警棍的出現有幾點原因,一是因為胡椒噴霧起不了作用,二是震懾抗爭者和欲將加入的抗爭者,其實警方最害怕的是在媒體鏡頭前顯現 “out of control” 的狀態,當胡椒噴霧不能阻止抗爭者,便會升級,直至在媒體鏡頭前顯現 “under control” 的狀態,因為他們明白,一旦個「勢」輸了,對警隊內外都極之不利。當一天警棍失勢無效,便會出動水炮或橡膠子彈。(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