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Winnie Ng
上圖是深水埗一工程舖的小傑作,用蒸餾水樽製作給小孩的車子,十分可愛,路人也從沒想到這些給辦工室用的大蒸餾水樽可以有此用途,民間智慧是也。
經歷設計生涯多年,早在七八十年代,設計的焦點多集中在中産情懷的工業産品上,講求品牌、品質和品味,突顯階級身份的象徵,隨著這些年代的過去,社會政經及文化上的轉變,階級及其經濟能力的轉移,生活價值的取向亦有所變化,近世代(一小部分人,亦可參看《四代香港人》一書)的選擇是環保、Lifestyle、手作及DIY,以及近年激化冒起的本土主義,文化及學術界別對這些議題是位處最前線的,早於九七回歸前後便不斷研究探討「身份」identity 這問題,直至現在也是如此,因此種種地道上可發掘的題目,包括美食、老字號店舖、傳統工藝等等,都試從中反映本土的身份面貌。
民間智慧多顯現出不透過工商產品所提供的「解決方法」,而是就地取材的去解決問題,不用學究語調,直接一點,它多顯現於經濟能力較低的社區,很多人為了慳錢,索性用最便宜便捷的方法去把問題處理掉,就是如此。若真要把它與本土扣上關係,是否就是説這種智慧只有這裡才有?若民間智慧是隨貧窮而起,那就要弄清楚貧窮是一種狀態,不是一種身份。
thanks for sharing.
I had a similar method use on air-condition, but was complaining by E&M department (waste will be condensed on the service , the machine may need more maintenance.)